要對觸控螢幕下達動作,咱們可以使用 MonkeyDevice.touch (integer x, integer y, string type),他的用法和他的兄弟 MonkeyDevice.press() 非常相似。
參數:
x | 單位為像素,由螢幕最左邊往右從 0 開始遞增。 |
---|---|
y | 單位為像素,由螢幕最上方往下從 0 開始遞增。 |
type | 觸碰的動作。可有 DOWN、UP 與 DOWN_AND_UP 三種。 |
現在的手持裝置搭配的實體按鍵已經寥寥無幾了,這種獨愛觸控的趨勢完全體現在了 MonkeyDevice.touch() 身上。看官們還記得 05-按下那個按鍵!猴子!裡描述的 MonkeyDevice.press() 的限制嗎?是否擔心 MonkeyDevice.touch() 也有一樣的限制呢?咱們直接測試看看吧!步驟為:
- 連續點虛擬鍵盤的 g 字母 20 次
- 壓下虛擬鍵盤的刪除鍵 icon
- 等待 5 秒
- 放開虛擬鍵盤的刪除鍵 icon
# 匯入所需模組
from com.android.monkeyrunner import MonkeyDevice, MonkeyImage, MonkeyRunner
# 連接 Android 裝置
device = MonkeyRunner.waitForConnection()
# 連續點虛擬鍵盤的 g 字母 20 次
for i in range(20):
device.touch(540, 1365, MonkeyDevice.DOWN_AND_UP)
# 壓下虛擬鍵盤的刪除鍵 icon
device.touch(1005, 1510, MonkeyDevice.DOWN)
# 等待 5 秒
MonkeyRunner.sleep(5)
# 放開虛擬鍵盤的刪除鍵 icon
device.touch(1005, 1510, MonkeyDevice.UP)
來!見證奇蹟的時刻!
「看看看!Android 開發團隊有多偏心 MonkeyDevice.touch() 阿~~~」他的兄弟 MonkeyDevice.press() 發出陣陣牢騷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